蜜桃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草莓采摘園
電話:185-8013-0420
手機:173-5316-7669
座機:023-41638166
聯係人:徐老師
地址:重慶市璧山區壁城街道四麵山村
補充草莓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需結合土壤條件、植株生長階段及缺素症狀,采用“土壤改良+準確施肥+葉麵噴施”的綜合策略。以下是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:
一、土壤改良:奠定微量元素基礎
調節土壤pH值
酸性土壤(pH<5.5):易導致鐵、錳過量,抑製鈣、鎂吸收。每畝施用石灰50-100kg,分2-3次施入,間隔1個月,將pH調至5.5-6.5。
堿性土壤(pH>7.5):易缺鐵、鋅、硼。每畝施用硫磺粉20-30kg或硫酸亞鐵10-15kg,降低pH值。
檢測方法:取土樣送農技站檢測,或使用pH試紙快速測試。
增施有機肥
作用:腐熟有機肥(如牛糞、雞糞)含多種微量元素,能改善土壤結構,提高養分利用率。
用量:每畝施入3000-5000kg,與土壤充分混合後翻耕。
注意: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,防止燒根和病蟲害。
二、準確施肥:分階段補充微量元素
1. 基肥階段(種植前)
目標:全麵補充中微量元素,預防缺素症。
配方:
鈣:每畝施用硝酸鈣10-15kg(或過磷酸鈣30-40kg,含鈣18%-20%)。
鎂:每畝施用硫酸鎂5-8kg。
硼:每畝施用硼砂0.5-1kg。
鋅:每畝施用硫酸鋅1-2kg。
方法:將肥料與有機肥混合後撒施,翻耕入土。
2. 追肥階段(生長期)
目標:根據生長階段動態補充。
配方:
花芽分化期(8-9月):每畝追施硼砂0.3kg+硫酸鋅0.5kg,促進花芽分化。
果實膨大期:每畝追施硫酸鉀15kg+硝酸鈣5kg,提高果實品質。
方法:穴施或條施,距根係10-15cm,避免直接接觸根係。
三、缺素症的針對性解決方案
1. 缺鐵性黃化
症狀:新葉葉脈間失綠,呈“網狀”黃化,嚴重時葉片白化。
原因:土壤pH過高、鈣鎂過量或排水不良。
解決方案:
土壤施用硫磺粉降低pH。
葉麵噴施0.2%硫酸亞鐵+0.1%檸檬酸(促進鐵吸收),每7天1次,連噴3次。
2. 缺硼性畸形果
症狀:果實呈“鼠耳狀”或“扁平狀”,花芽壞死。
原因:土壤幹旱、有機肥不足或過量施用氮肥。
解決方案:
基肥增施硼砂0.5kg/畝。
開花前葉麵噴施0.2%硼酸溶液,每10天1次,連噴2次。
3. 缺鋅性小葉病
症狀:新葉小而畸形,呈“簇生”狀,節間縮短。
原因:土壤pH過高或磷過量。
解決方案:
土壤施用硫酸鋅1kg/畝。
葉麵噴施0.2%硫酸鋅溶液,每15天1次,連噴2次。